文章來源:新浪博客(丹東曉程)
當今中國車市,技術同質缺乏新意、車型重復交叉重疊、老車新車同臺競技;新老車型交而不替,老少爺們四代同堂;除了三叔二大爺就是大哥小弟表兄表妹,同門同宗同族窩里拼殺幾乎到了近乎自殘自戕的程度——種種現象已不新鮮。
那些老車在阻擋新車的成長之道——老不死的車死不了,剛出廠的新款車就活不好。
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復雜的。
一、知名的老車型受寵左右市場的方向。
不知名的老車型失寵老而不死,死而不僵,不死不活,心存奢望。象高爾、賽歐等。
二、新車新款,未經考驗,客戶不買賬。
新車國產,質量一般;改型改造,不老不少,不倫不類,不如老款實在、可靠。催生厭新戀舊情緒。
三、車廠車商失去市場主導,跟著顧客跑,手心手背難割兩塊肉,催生喜新戀舊情緒。
四、迷信新車。
把推新車作為促銷手段占有市場的利器,全力推新車,不該老的新車壽命被人為縮短,結果是:老車又老又舊難舍棄,新車又新又嫩難成長。
厚此薄彼的同時顧此失彼,兩頭忙的結果是兩頭不討好。
三代四代同堂,新老交而不替,原因是新車沒有替代能力完全取代新車,老車“老有所為”質量穩(wěn)定價格低廉仍有殘值難以被完全取代。致使車型交叉,無可替代。
此種狀況,利耶,弊耶?利大還是弊大?有關廠商應該反復權衡,讓這種中國獨有的車市現象盡快有個定論和終結,讓車市充滿變化,充滿活力和生機。
曉程認為,推新車不舍老車,對占有市場、提高競爭力、擴大車系車型對市場的覆蓋,方便喜歡老車型的顧客選擇和購買,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。此其利。
弊端有
一、但老車不去,新車不來,來了也受老車的牽制無法超常發(fā)揮作用。就像退居二線的老干部,還要占著位置掌控權力,新來的年輕干部怎么施展拳腳?怎么獨立開展工作、發(fā)揮智慧才華、有所作為?硬讓退居二線的老干部和前來接替的年輕干部一起工作,年輕干部勢必處處受束縛、受牽制。所以聰明的組織部堅決的讓老干部退下來,寧肯讓老干部提前回家。
讓新車和老車三代四代絞在一起在市場拼殺,很難保證槍不走火傷了自家兄弟,很難避免相互掣肘。蛋糕只有那么大,分蛋糕的多了,份額就小了。
老車型占有新車型的市場銷量是肯定的。沒有適當的環(huán)境,不給新車的機會,新車也很難發(fā)揮。
二、既要生產新車,又要維持老車的銷量,產能受限,力量分散,負擔加重,成本上升,無暇顧及精品車型,不如屈指成拳,集中力量打造經典精品。
三、一條產品線有兩種重疊的產品,市場和顧客都可以容納。多達三代四代甚至五代產品同時銷售,產品品種有過剩多余的飽漲感,沒有求之不得的饑渴感,新車難以脫穎而出成經典。弊端顯而易見。
還有很多弊端,恕不一一列舉。
避免四世同堂,首先要慎推新車。推出新車要萬無一失,十拿九穩(wěn)。
新車優(yōu)點不多,優(yōu)勢不大,對老車的缺點不能完全彌補,新車的短處又顯而易見,這樣的新車,比如兩廂寶來,不推也罷。
理想的新車除了自身應有的優(yōu)勢和特征之外,至少還應有三個避免四世同堂的附屬特征。
1、對老車有替代力。
集中老車新車的所有優(yōu)點長處,新車既出,老車就沒有必要存在了。新車必須能夠承擔起老車的歷史使命同時有所作為,有所突破,技術、配置、外形更新穎、更富創(chuàng)新價值,在各個方面完全可以取代老車。
2、對市場有涵蓋力。
一個車型有多種排量、多種配置、多個品種可選。
3、對顧客有吸引力。
新車的品牌、性能和價格應該對顧客有誘惑力和吸引力,在市場上達到喜新厭舊的效果,把老車的顧客完全吸引到新車這里來。
老牌資本和商品運作的玩家在牛奶過剩時果斷把它倒進大海。汽車生產和牛奶生產有所不同。但,不能讓老的舊的東西纏繞住發(fā)展的腳步。該停產的,讓它果斷停產,讓新舊更迭交替、事業(yè)不斷前進,技術不斷升級,這才符合人類社會發(fā)展的規(guī)律。